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7年第34期
编号:13208520
针刺人迎穴对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4期
     1.2方法

    观察组和对照组选穴方法均采用统一标准。患者低頭呈伏案状,取每组中规定的穴位。用0.20 mm×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,常规消毒后,进行针刺治疗,均以得气为度。得气后留针30 min[7]。观察组实施针刺与艾灸并用疗法,艾灸以清艾条悬灸为主,于每个规定穴位进行施灸,直至透热、扩热甚至出现感传现象直至消失为1次施灸剂量,对艾灸完成1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, 一般为5~100 min。对照组A为温针灸疗法,温针灸操作方法为在针上施灸,取清艾灸条8 cm放在针灸针上,以感觉针灼热时,取下艾灸条,为1次治疗量。对照组B为单独针刺疗法,操作方法为以上统一针刺标准。以上三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,1个疗程未满而痊愈的以实际天数计算[8-10]。

    1.3观察指标

    CSA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EME公司生产的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(型号 TC2020I-I 型)检测。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治愈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椎-基底动脉血流参数[椎动脉(VA)和基底动脉(BA)的平均血流速度(Vm)及收缩期血流速度(Vs)]进行统计学分析[2,8,11]。

    1.4疗效评价标准

    治愈:颈部疼痛、眩晕、头痛、恶心乏力等症状消失,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943 字符